NAV 2009 – Course 50225 – Inventory Costing – 2
时间: 2013年06月13日 晚20:00 – 21:30
地点: YY频道 40215226
内容: NAV 2009 – Course 50225 – Inventory Costing – 02
视频:
标准成本 (也称计划成本.)
财务和总经理的一段对话:
1) 库存积压高 (总经理: 促销,加快销售, 打折…)
2) 本月产量小 (总经理: 计划出了什么问题, 订单来源出了什么问题)
3) 本月销量少 (总经理:销售出了什么问题, 发货出了什么问题)
4) 工人积极性差 (总经理:员工有什么意见?)
5) 大环境影响(采购成本上升, 各项水电油气等能耗成本上升) (总经理: GDP.CPI…)
哪一项因素是主要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 哪一些物料是挤占企业存货资金的? 哪一些产品是公司主要获利的?哪些部门是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的?哪些人员是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的?
财务:
1) 计算库存价值(按照每个产品, 按照每个产品的大类/小类,按照每个产品的品牌,渠道, 按照产品的毛利率, 按照仓库, 按照货物属性(是否呆料))
2) 每月的产出数量. (开工率不足, 那么相应的按照每个产品的计划和每个产品的实际产出,得到吸收的费用比例 固定的费用)
3) 本月的销售额, 扣除销售成本及费用, 得到每个产品的实际销售利润. 得到每个区域/销售经理/销售员的实际销售利润, 本月的订单执行率
4) 产量的工时耗用,加班费用等的提升. (工单上的成本差异. 按照每个SKU)
5) 采购差异的分析. (采购成本-标准成本), 是否该涨价. 制造费用的成本上升.
在Navision中, 标准成本的体现于作用.
1. 核算标准成本
采购件. 首次可以通过不含税采购价来核算标准成本.
生产件. 创建物料,指定BOM/Routing. 使用Navision的标准成本计算工作表计算并执行标准成本.
2. 标准成本的更新
采购件. 可以通过上一期间末的最后采购价格(可以参照Last Direct Cost). 直接更新物料卡片上的Unit Cost. –>重估现有库存物资的成本(成本来源去更新库存分录)
生产件. 使用Navision的标准成本计算工作表计算并执行标准成本. –>自动由执行标准成本产生重估现有库存物资的成本单据
如果每周/每天都更改,不叫标准成本. 建议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度更新一次标准成本。
3. 标准成本的差异 (有利差异–>节约差,简称利差; 不利差异–>超支差,简称不利差)
采购价格差异: 采购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采购实际成本指采购发票上的成本, 加上运输费用\装卸费用和关税等采购费用.
(标准成本下在系统录入发票并过账的时候产生, 也就是PPV Purchase Price Variance)
其他采购成本(运输费用,关税,间接成本等)-标准成本 (对应发票执行的时候产生)
(通过发票和相应的Value Entry可以查看到)
参照先行交易. 即采购发票, 参照先行的采购收货来得到发票的数量. 采购收货通过先行的已释放采购订单来得到要收货数量.
(采购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采购发票上的单价与订单上的单价差异)
对于3方比对.Navision也是完全遵守,不过不如SAP可以做到Three-Match的比较, 如果差异在一定比例内, 允许过账, 超过一定比例则不允许过账. Navision可以简单开发实现.
生产差异: 包括材料差异、制造成本差异,并分解为量差和价差。
材料用量差异 量差 (产出成品的Single-Level Material Cost *产出数量)-(工单的实际原材料消耗数量*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 PPV结转到生产成本中 (工单消耗采购件. 则应当按照 (采购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消耗数量, 得到价差)
制造成本指通过Routing工艺归集的人工成本、水电能源成本、折旧费用和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量差 按消耗数量或工时量计算,如工时的增加/减少。
制造成本价差 实际单位制造成本和标准单位制造成本的差异。若是实行工时制的企业,即实际工时成本和标准工时成本的差异。系统计算为将本月实际费用分配记录到本期产出物资的生产工艺成本中 ,如:(本期工人工资实际发生-工单已经吸收的工人工资金额)/产量,得到分摊单位金额,再乘以单品工单的产量.
最终所有的差异,都转化为销售成本,即:销售收入 – 销售标准成本 – 差异 = 毛利
如果是贸易公司, 则PPV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
近期评论